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爆料 > 惯性导航元件产业链分析 惯性导航元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3-世界热点

惯性导航元件产业链分析 惯性导航元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023-世界热点

时间:2023-05-13 15:08:23 来源:中研普华报告 百度

惯性导航技术作为国防关键技术,是武器装备信息化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是提高我军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惯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民用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国家已将其应用到民用航空、船舶、地面车辆、大地测量、地质勘探、海洋探测、气象探测、高层建筑、桥梁和隧道等诸多领域。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惯导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惯性导航技术在民用领域也开始被广泛使用,包括大地测量、资源勘测、地球物理测量、海洋探测、铁路、隧道乃至手机、VR/AR设备、可穿戴设备、工业和家用机器人、摄像机、儿童玩具等。随着惯性技术不断发展,惯性仪表与惯性系统技术主要向着高性能、低成本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分别满足战略武器的高精度需求、各种常规运载体导航及稳定平台的高动态与高可靠性需求、民用市场的低成本与大批量需求等不同需求。


(资料图)

惯性导航元件产业链分析

惯性导航产业链的供给端主要分为器件制造、模块组装和软件设计、系统集成三个层级。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惯性器件和其他参考信息设备;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处理模块、测量单元模块和卫星测姿模块,以及对各模块进行系统集成和软件设计等工作;产业链下游即需求端,包括了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的各大终端客户。

中国惯性导航元件产业链中游惯性器件研发和制造难度大,价值也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在中低端陀螺仪层面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部分高端陀螺仪仍依赖进口。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惯性导航元件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产业链下游主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元器件厂商生产的标准化惯性器件进行惯性技术测试等相关工序,根据参数及目标工作环境调整惯性技术系统以对惯性器件进行纠偏、补偿等,集成相关功能性芯片、基础元器件等工序,并选用适当算法、参数,开发适合客户行业及工作特点的软件,最终集成为能够让下游终端用户直接应用的惯性技术产品。

产业链下游面对行业客户需求,满足军用、民用不同领域客户对惯性导航系统性能的要求。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惯性导航元件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随着惯性技术不断发展,惯性仪表与惯性系统技术主要向着高性能、低成本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分别满足战略武器的高精度需求、各种常规运载体导航及稳定平台的高动态与高可靠性需求、民用市场的低成本与大批量需求等不同需求。

惯性导航元件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具备惯性传感器制造能力的企业主要有航天三十三所、航天电子、赛微电子等,多为军工企业,具备惯导系统制造能力的企业包括航天三十三所、航天电子、赛微电子、晨曦航空和星网宇达、北方导航、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等,民营企业多集中在中游惯导系统设计和制造上。

地缘政治不稳定和现代战争的变化成为推动军用导航市场的主要因素,全球各国开始规模应用无人系统,同时新型弹道导弹系统、防空导弹系统、空空导弹系统、火炮系统等精确制导武器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在应用方面,预计军用导航在侦察、监视和跟踪领域应用增长最快。在需求方面,小型化、高可靠性的高性能惯性导航产品更易受军方青睐。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惯导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惯性导航技术在民用领域也开始被广泛使用,包括大地测量、资源勘测、地球物理测量、海洋探测、铁路、隧道乃至手机、VR/AR设备、可穿戴设备、工业和家用机器人、摄像机、儿童玩具等。

想要了解更多惯性导航元件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惯性导航元件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惯性导航元件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惯性导航元件行业的市场规模、惯性导航元件市场供需求状况、惯性导航元件市场竞争状况和惯性导航元件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惯性导航元件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