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街道丨党建引领织密“微网格” 激活善治豫园“新引擎”
社区环境和治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直以来,豫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以“红色引擎”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织密织牢社区治理“微网格”,汇聚“第二梯队”的智慧力量,推动多元主体融入社区治理,通过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共同参与,解锁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资料图片)
近期,太阳都市花园(后期)小区维修资金筹集成功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微网格的助力,更离不开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这三驾马车的齐发力。
党建赋能“微”网格 助力治理“大”提升
网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网格虽小,却事关家家户户。太阳都市居委共有太都一期、后期、佳日公寓、佳成大厦四个商品房小区,人口密度较大,人员结构复杂,小区房龄普遍都在20年左右。
近年来,太都居民区党总支创建组织构架、创新制度保障、创优平台载体,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微网格,以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党支部为核心,将社区划分为小网格,每个网格负责管理一定的居民区域。这种微网格的设立,使社区治理更加细致、精准,让治理工作更加接地气、贴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问题,从而提高了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太阳都市花园(后期)业委会为例,7个成员中有5人是党员。”太都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殷丽姝介绍,太阳都市社区业委会党的工作小组微网格,为社区自治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也为创建有豫园特色的“红色业委会”文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聚焦强化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注重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使“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发力,共筑美好社区家园。
通过党建赋能“微”网格,豫园街道实现了治理的大提升。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入到社区基层治理中,优化了社区治理的模式和方法。党员干部和居民的积极参与,推动了社区治理的全面升级和改善。社区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安全,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
“三驾马车”齐发力 “顶流小区”焕新颜
太阳都市花园(后期)曾是黄浦最高档社区之一,因毗邻豫园,从地段到设施,都堪称“顶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硬件设施开始老化,环境逐渐退化,小区面临着电梯更换、设施瘫痪等难题,当初高标准的硬件和环境配置,意味着维护上也需要更多资金。
但小区规模小,维修资金不足,如何打通堵点?“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微网格的作用体现出来,由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拉动居委、业委、物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把电梯更新改造和维修资金续筹同步推进。”殷丽姝介绍,在豫园街道城建中心指导下,黄浦区房管局、市场监管局提供专业咨询,电梯更新改造的政府补贴政策、维修资金续筹的工作流程,在工作人员心中一样样清晰开来。
楼栋大堂,张贴公告;楼组群,征求意见;说明会,分批集中答疑;电梯轿厢,问答录贴起来;微信公众号,随时查阅解惑。经过一次次反复沟通,维修资金续筹的事情在业主们心中逐步形成主流共识。然而要真正实现更新和续筹目标,还要靠人推动。“三驾马车”“第二梯队”,各司其职,形成了可供借鉴的“五步递进法”工作经验。
“五步递进法”,哪五步?第一步,物业扫楼,上门送缴款单,周末业委会参加扫楼。第二步,第一步之后剩下来的缴款单,划分楼组“微网格”,再次上门第二轮扫楼,同时委托物业电话联系+微信联系。第三步,每个楼栋都有2-3位志愿者,对拒绝缴款的业主,发动楼组志愿者上门、电话、微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四步,“三步”之后,未缴款业主不到10%,由居委会和街道房办协助,单独联系、开会说明,成功说服多户业主缴款。第五步,采取法律措施。仍然拒不履行业主大会决议、拒不补缴维修资金的个别业主,业委会将根据业主大会授权,采取法律措施。每一步,动态复盘、层层递进,提高效率。
在党建引领下,“三驾马车”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下,小区维修资金续筹成功。换梯工作已于7月中旬开工,今年10月份业主将用上新电梯。同时,小区的物业管理有了新提升,居民生活的环境和品质也有了明显改观,比如小区停车变有序了,年久失修的喷水池又启用了,居民们还有了公共活动室,曾经的“顶流小区”逆龄“焕新”,居民开启了幸福“升级键”。
居民幸福有“密码” 自治共治来“解锁”
在社区“微”网格中,居民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参与自治项目和志愿者团队,实现居民自治和共治。太阳都市花园(后期)建成于2003年,249户近600人的小区公共空间非常有限,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样的状态亟须打破,小区的“三驾马车”迎难而上,从深挖社区资源入手,通过以居民自治项目为抓手,开展“太阳之手”自治项目,打造地下公共活动空间为契机,撬动基层治理支点,发掘培育社区自治达人,激发基层参与活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小区由于建造年代较早,没有公共用房,为了让居民们有个公共社交的地方,在党建引领下,居民区党组织发挥带头作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共同协调推动,将地下原本一间用作堆杂物的空间,清理出来。居民们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通过自治,将这片原本废弃之地,变成了如今老少都喜欢的温暖“小据点”。
“有业主要搬家,把书架捐到了活动室;活动室建好要散味道,有居民拿来了家里的电风扇;1号楼业主捐了书、4号楼业主捐了画;还有业主担心水泥地面容易产生灰尘,出资购置了地坪漆进行涂刷……”通过“太阳之手”自治项目,社区居民发现了幸福的“密码”。他们通过参与项目,亲身体验到了居民自治和共治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他们发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和奉献,才能真正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小区的整体幸福指数。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今年,太阳都市花园(后期)还将结合“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进行地面儿童乐园微更新和地下活动空间彩绘。接下来,豫园街道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微”网格建设,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和发展,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