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闻!仙营街道创新推出网格民主协商,促进基层“大治理”
(相关资料图)
“我们小区装修太吵,影响休息”“小区车位少,停车太难了”“小区内有住户遛狗不牵绳”……近年来,为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仙营街道创新推出网格民主协商,凝聚多方力量互联互动,以网格“小支点”撬动社会治理“大格局”,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党建引领夯基础,锻造基层治理“主心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持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促进民情由支部掌握、问题在支部解决、工作由支部推进。建组织。整合辖区69个网格,设立20个实体化运作网格室,成立网格室党支部,网格下设微网格并成立党小组,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室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以“组织链”串起“治理链”。搭平台。由社区党委、网格室党支部牵头,统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帆驿站、网格工作室等阵地资源,灵活开展协商讨论,让居民“足不出小区”就能反映诉求、商议事务、解决问题。创机制。以社区、楼宇、网格为单位,推行“居民说事”“9号民主协商日”“网格协商”协商机制,组织居民群众、企业员工说事、议事、主事,激发主人翁意识,画好党建“同心圆”、下活治理“一盘棋”。
多方齐心聚合力,激发民主协商“新动能”。深化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通过党员带头,广泛挖掘有热心、有特长的居民,主动参与小区自治,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力量的有益补充。发挥网格力量急事即办。深化“四网合一”,实行“常驻+非常驻”模式,由网格员作为发起人,联合综合执法、民警、消防、安全生产等部门组成网格联动队,对于影响居民群众日常生活等急需解决的事项,第一时间赶到通过现场协商等方式,寻求解决的快速通道,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凝聚社会力量难事妥办。对于人数较多、工作难度大或人数较少易沟通但异常繁琐的问题,通过召集网格员、楼长、热心居民及相关部门等“红色合伙人”共同协商,通过难事众议、琐事化简、多次协商寻求妥善处理方法,从而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激发精英力量特事特办。涉及专业性较强,需要通过第三方部门专项调研,主动对接专业负责人协同解决特殊事宜,同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加民主协商议事,让协商更专业、更精准、更有说服力。
精耕细作惠民生,架起社区治理“连心桥”。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引导广大居民有事多商量、遇事先商量、难事好商量,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化解矛盾。覆盖“广”。提高自主意愿,多渠道拓宽居民对协商议事的了解,从被动协商转变为主动协商。通过“线上任诚办办理+线下面对面议事”双模式联动,用最方便、最接地气的形式畅通群众协商渠道。做实做细网格员“日巡”制度,定期开展走访联系、协商交流。将议事场地拓展到小区广场、楼栋前,打通群众议事的“最后一米”。民需“应”。将“任诚办”小程序与“有事‘仙’商量”“和小文拉家常”“观著家话”等社区特色协商品牌互融,居民有诉求通过“任诚办”或直接联系网格员反应,网格员、楼长第一时间上门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网格室党支部牵头,通过民主协商共同商讨解决,逐步推动小区问题清零。质效“提”。规范民主协商流程,吸收相关部门、“双报到”党员、街道包保干部、居民代表等全程参与、评估问效,真正使协商结果落得实、成效好、群众满意。今年以来,全街道共开展网格民主协商105次,化解矛盾纠纷130起,解决停车难、维修难、噪音扰民、侵占公共场地等问题265件。
通讯员 马晴 李勇 记者 康岩
标签: